天天热消息:滕州:滨湖镇“生态修复+”模式打造发展亮点

时间:2023-07-06 15:35:20     来源:大众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大众网记者 张砚 通讯员 张晓枣庄报道

近年来,滨湖镇党委政府探索实现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,将生态环境修复与现代高效农业、光伏开发利用、湿地景观打造等有机结合,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“生态修复+”治理模式,使一批生态包袱转化为发展资源,转化为发展亮点。坚持融合发展,实现生态价值,围绕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,积极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现实路径,着力推进“一地多用”,提升土地综合利用价值。

上电下农,打造“聚宝盆”。聚焦辖区8000余亩采煤塌陷区、坑塘水面等低效利用土地,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,采取“农光互补、渔光互补”建设模式,实现垂直空间错位利用、复合受益。晴阳新能源150MW农光互补项目建成并网发电,打造了“上电下农”的新型发展模式,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华电滕州350MW农(渔)光旅互补综合体项目已打桩2730根,光伏板下同步规划建设现代化高标准鱼塘,计划引入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进行特色水产养殖,有效推进渔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。

林下养蝉,走出增收路。充分利用林下空间,做大做强林下经济。七所楼村利用采煤塌陷区栽植竹柳1000余亩,通过人工撒蝉蚁+自然养殖的方式“种养”金蝉,并采取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入股”模式,带动480个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。古村、迭湖区域依托5000余亩竹柳、杨树资源优势,成立了金蝉养殖合作社,目前共围栏撒播蝉蚁4000余亩,实现了林业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“三丰收”。

统筹发展,催生高价值。充分发挥采煤塌陷区和临湖资源优势,不断丰富旅游服务业态,建设了西迭村湿地渔家、兴湖渔村、西盖垂钓园等渔家乐、农家乐20余处,发展善长智慧农业采摘园、下王生态休闲园、金沙山高效农业观光园。积极做好微山湖湖区特产和文创产品开发文章,引导蛋制品、藕粉、荷叶茶以及苇编工艺品研发加工产业发展,培育了红荷花咸鸭蛋、荷香缘荷叶茶、盛世红荷藕粉等一批湖区特产品牌,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