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快看点丨一线讲述:选了这一行,越做越热爱
时间:2023-04-18 18:56:18 来源:光明日报
(资料图片)
修复古陶瓷,我属于“半路出家”。1966年从部队复员后,我被分配到南京博物院工作。当时,院里正好要恢复陈列,可搞文物保护的人很少,院里就请来了一位做文字复制的老先生。我跟着他学习,越做越感兴趣,后来就专门修文物,这一干,转眼50多年过去了。
修复古陶瓷要经过观察、清洗、拼对、粘接、补配、修整、作釉、补绘等多道工序,每一步都要用心去做,马虎不得。看到一件器物的碎片,我们就要知道器物本身的形状是什么样的,对每件器物的类型、形状、损坏程度、尺寸数据都要基本了解,也要熟悉它在烧制过程中的工艺。老院长曾叮嘱我们要做知识型人才,不要满足于简单的修修补补。我有时候会到窑厂跟老师傅交流,增长修复之外的一些知识。
前些年,我们还为圆明园考古发掘出来的十万多片陶瓷碎片做了一些工作。我们依据器物的器形、纹饰、釉色进行归类。圆明园文物中,同样的器物有若干件,釉色、纹饰都是相同的,我们需要在相同器物的几百件碎片里找出同一个器物的瓷片,很考验眼力。这时候,主要就得依据平常的工作经验,依据修复师记在心里的每件器物的数据,然后慢慢查找、拼对……按照一道道工序精心修复。
我今年83岁,现在还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,很多人问我这样会不会很辛苦,说实在的,不让我“辛苦”,我还不习惯呢。很多人觉得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很无聊,可我不觉得。因为每件文物都不一样,工作时一门心思琢磨手中的器物,不停地思考,也是一种乐趣。选了这一行,越做越热爱,能尽心尽力,为文化遗产保护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很幸福。
在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,我感受到了年轻文物修复者们学习技能的迫切心情,很令人感动,也希望他们怀揣着这样的初心,甘坐冷板凳,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光放热。(讲述人系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原所长)
(项目团队:本报记者李韵、王笑妃、张胜、王斯敏本报通讯员丰瑶)
标签:
最新文章推荐
- 天天快看点丨一线讲述:选了这一行,越做越热爱
- 邓州市孟楼镇:推进评议基层站所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|天天百事通
- 焦点快播:全省首艘纯电6车客渡船在丽水景宁开工建造!
- 江阴银行副行长王峰研究生学历毕业院校不明 年薪100万真不错|当前通讯
- 惠理集团(00806.HK)3月末管理资产总值约64亿美元
- 【全球热闻】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_三年级上语文教学总结
- 点赞!省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射阳再添一人
- 世界滚动:2023上海车展:2023款捷达VS5开启预售
- 雌二醇低怎么办?_雌二醇低应该怎么办-今日热门
- 2023款欧拉芭蕾猫上市 14.98万元起
X 关闭
资讯中心
2021-10-18

2021-10-18

2021-10-18

2021-10-18
X 关闭
热点资讯
-
1
刘向东:推动数实融合首先要增强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
-
2
上海籍阳性夫妻内蒙古密接、次密接者出现初筛阳性情况
-
3
内蒙古二连浩特:市民非必要不出小区、不出城
-
4
重庆一名潜逃24年的持枪抢劫嫌犯落网
-
5
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 郭美美获刑二年六个月
-
6
陕西新增6名确诊病例1名无症状感染者 西安全面开展排查管控
-
7
《加强建设中国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》倡议书:建立基层医院独立风湿科
-
8
游客因未购物遭导游辱骂?九寨沟: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
-
9
郭美美再入狱!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获刑2年6个月
-
10
2020年黄河青海流域冰川面积和储量较十年前缩减
-
11
5名“摸金校尉”落网 内蒙古警方破获一起盗掘古墓葬案